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致富 > 正文内容

云南养殖业鱼(云南观赏鱼养殖基地)

2023-01-09 17:06:05养殖致富1

云南观赏鱼养殖基地

答案是有的,有很多地方张三口花鸟市场,闽南建材城花鸟市场,珠江源古镇花鸟市场等等卖花卖鸟卖鱼的地方都能去订做各种不同形状,形形色色漂亮的鱼缸,有不带充电的,跟充电的。不加装饰的跟加装小彩灯,装饰性水草各种各样的,价格不等。

云南观赏鱼养殖基地地址

滇池长腰山也就是滇池长堤,长堤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东起海埂村,西迄西山脚,全长5公里,宽60至300米不等,它把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滇池一分为二;埂南为浩森的滇池,埂北为“草海”。这里绿柳成荫,碧波荡漾,渔舟风帆,园林景色与池畔渔村融为一体,景色迷人。 整条海埂自然形成四大景区:东面为国家体育冬训基地;中部为沙滩浴场,坡度平缓,沙滩细软。西面为公园游览区,可坐观水景和西山景色,也可垂钓。北面沼泽地为疗养区和旅游中心。辟有金鱼湖、百花园、大型民族村和数家园林式的渡假村。来此渡假,四季皆宜。 游览海埂乘24路公共汽车可达。

云南鱼苗养殖基地

云南鱼种类丰富,特有种类多,被誉为“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全省有鱼类629种,其中土著鱼类有594种,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39.93%,居全国之首。现对部分鱼类种质资源作简要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1.滇池金线鲃。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头背部及侧线上下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俗称金线鱼、波罗鱼,是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分布于滇池流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极度濒危种。2007年人工繁殖成功,自2009年以来,共向滇池流域投放鱼苗350万余尾,在滇池入湖支流盘龙江形成一个稳定种群。

2.软鳍新光唇鱼。鲤科鲃亚科新光唇鱼属,俗称豹子鱼、花鱼,属杂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观赏鱼市场称黄金吉罗,主要分布于元江、李仙江。近年来,野生种群数量下降明显。2009年人工繁殖成功,可年产鱼苗种近千万尾,近4年内共向红河流域投放鱼苗20万余尾。

3.鱇浪白鱼。鲤科鲌亚科白鱼属,体细圆呈银白色,背部较暗,鳍为灰白色,俗称抗浪鱼,是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分布于抚仙湖。喜栖息于水质新鲜、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为中上层鱼类,活动于开阔水面。20世纪90年代经人工驯养繁殖,成功挽救了该濒危物种。截至目前,共增殖放流鱼苗1000万余尾。

4.云南光唇鱼。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体长、侧扁,背缘轮廓弧度大于腹缘,俗称马鱼。分布于金沙江、南盘江及附属湖泊。为中下层定居性鱼类,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喜居清水环境。食性杂,以丝状藻为主,水草次之,兼食动物性饵料。2013年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2017年起累计开展增殖放流鱼苗80万尾。

5.暗色唇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体较细长、少侧扁、肥厚,头楔形,吻圆钝向前突出,俗称猪嘴鱼。主要分布于南盘江、元江及李仙江。喜栖息于山区江河支流,生活于岩洞水底,啃食岩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碎屑、泥中腐殖质等。2011年人工繁殖成功,已向元江、南盘江等水域增殖放流鱼苗20万余尾。

6.昆明裂腹鱼。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体延长、稍侧扁,背腹缘均隆起,腹部圆,吻钝圆,口下位,身体背面及侧面被细鳞,背呈蓝灰色,腹面银白色,属于冷水性底层刮食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乌江。2012年人工繁殖成功,截至目前,已向金沙江等水域增殖放流鱼苗20万余尾。

云南观赏鱼养殖基地在哪?

中文学名龟壳攀鲈,别名:攀鲈、步行鱼、过山鲫、巴摩鱼、辟邪鱼、飞鲫、爬树鱼、刺鱼、刺鲫、攀木鱼、攀木鲈、攀山鲈、太阳鱼、海菩萨、海南婆鱼。

攀鲈属分布于香港、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澳门、海南岛及云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邻近湿地、稻田,属中国原生鱼类。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能在陆地上爬行而 闻名于世,1870年首次引入 伦敦动物园附近的水族馆,在海外是受欢迎的著名观赏鱼类。

昆明观赏鱼养殖基地

应该很多吧。就我住的片区周围就有好几处。比如位于关上的官渡区森林广场,新市政府旁的洛龙公园,还有盘龙江源头的网红点,林立于几个住宅小区中间的人工大瀑布。

另外象市中心的翠湖公园,还有一些相对高档些的住宅小区里,都建有一些小湖,景观河道,都会放养些观赏鱼类。

特别要说的是,在新建成的小麻苴,大麻苴新村里,规划精细,道路宽敞,每家都统一的红色两层小楼。村里绵延一条一米多宽,全部由鹅卵石铺成的小河,里面放养了非常多的观赏鱼类,整个村子颇有世外桃源般的景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ujoe.com/archives/137165